最新公告:

新银河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DB旗舰真人·【中国区】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抵触环境 南川金龙村成了全国十大最美乡村

添加时间:2025-01-18

真人百家家乐app

古树婆娑、溪水潺潺、灰瓦白墙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11月3日,重庆日报记者走进南川区大观镇金龙村,这里的一切静谧安逸。“以前我们上厕所,那叫一个脏……”村民王道纯说起以前的情形,再看看如今身边的环境,有些激动。“你看,现在房屋外面青石白墙,厕所里水箱、蹲便器、洗手台,啥子都有……”

过去,王道纯家是全村的清洁卫生“困难户”。村支书罗春兰上门宣传时,话没说完就被他打断:“我活了大半辈子,一直都把垃圾扔在院坝坎下。现在要我改,那不得行。”

以前的金龙村,像王道纯这样抵触环境整治的村民有不少。近年来,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金龙村开展了系统的环境整治,配套建立垃圾收运、垃圾分类及积分奖补机制,逐渐引导村民改变了观念和习惯,曾经“脏乱差”的金龙村,如今成了“绿美亮”的全国生态宜居村庄。

党员干部带头干

攻克治污“深水区”

王道纯居住的地方叫朱家院子,过去,这里是金龙村出了名的“脏乱差”地带。“大院入口随意堆放着垃圾,村里没有清洁工,时间久了垃圾腐烂,散发出恶臭。”

“最恼火的还是村里散养的鸡鸭鹅。一到夏季,畜禽粪便到处都是,苍蝇蚊虫满天飞。”

“还有村里污水横流,遇上下雨天,出门都困难。”

……

抵触环境 南川金龙村成了全国十大最美乡村

说起金龙村以前的居住环境,村民们滔滔不绝。“农村污水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各种污染物混合雨水产生的雨污,一个是生产生活污水。”金龙村支书罗春兰说,“要治污,得先治陋习。”经济底子薄、村民观念差、观念转变难。观念问题是治污“深水区”,罗春兰对治污症结心中有数。

2016年10月,罗春兰上任的第一项硬任务,就是承担重庆市首批10个人居环境整治试点。时间紧、任务重,罗春兰连续开了5天会,所有农户依然没有动起来。到了第六天,罗春兰再也坐不住了,召集村社干部挨家挨户去收拾整理阶沿,这一天是“干部在干、群众在看”。但当村社干部第二天一大早又到社里去时真人百家家乐app,村民们说:“村里的干部又来了,这回可能是真的,我们还是自己干吧!”

经过一番折腾,金龙村多年积累的垃圾终于被清理一空。与此同时,随着各种宣传的深入,不少村民的观念开始改变,金龙村趁热打铁,推行垃圾分类处理。

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村里到处都干净

在金龙村,家家户户门前都放着3个分类回收垃圾桶,村里公共区域也摆放了分类垃圾桶。人居环境整治,光转变观念还不行,还应建立完备的垃圾清运体系。金龙村设立了卫生清扫公益岗位,成立13人的清扫保洁队伍,按“包干道、包院子”划分责任,按“户收集—村收运—镇转运—区处理”方式,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村民将垃圾分类投放进垃圾桶,村里对可回收垃圾实行奖励,易腐垃圾堆肥返田,其他垃圾集中处理。

垃圾要分类,雨污也得处理。金龙村村民朱明寿家院坝前是朱家院子污水处理站,由格栅井、厌氧池和四块人工湿地构成——污水从各家的管道流进格栅井,格栅拦截住较大悬浮物,污水继续前进,经过微生物厌氧和人工湿地四级净化后,农户生产生活的污水,便会变成洁净透明的可排放水。

“三格式化粪池、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站的建成,让朱家院子的污水有治了。”罗春兰说道。

用垃圾换积分

环境治理人人参与

抵触环境 南川金龙村成了全国十大最美乡村

在朱家院子的广场上,垃圾分类积分兑换超市十分显眼。货架上摆放着各种日用品,同时还有各种跟垃圾分类有关的宣传资料。

为了让村民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金龙村在全市率先开展垃圾分类积分制。农户将垃圾分类后,投放至相应垃圾箱。对于可回收垃圾,由村民交收运员登记,积满1袋记1分,根据累计分数换取肥皂、扫帚、拖把等清扫工具,年终按全年累计分数设一、二、三等奖,给予奖励。

“村民都使用统一的垃圾袋,积5分就可以换一张券,10分就可以兑换日用品,每天都有人来兑换。”村民朱明寿说,可回收垃圾收集到一定数量后,村里统一运到镇上的回收站售卖,售卖所得用来购买日用品供村民兑换,形成了资源循环再利用。

与此同时,金龙村还设立了清洁评比制度,以驻村干部全程跟拍的环境卫生检查情况为依据,评选出“最清洁户”40户,带动周边群众养成清洁文明的良好风气。此外,组建党员义务督查队,每周不定期进行督查,及时发现整改清洁卫生问题。

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措施,金龙村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改善,实现了房前、屋后一个样,屋内、屋外一个样,平时、节日一个样,居住环境大变样,呈现出“绿美亮”的良好局面,先后获得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全国生态宜居村庄、全国最美休闲村庄、重庆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重庆市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称号。(颜安)

真人百家家乐app,愿您夜夜笙歌,祝我们的祖国和平昌盛国泰民安

蔡甸区环境 蔡甸区大笔擘画生态湿地 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景

真人百家家乐app

【生态数读】

近十年,蔡甸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明显,其中优良率由最低的60%上升为目前的90%,改善幅度达到30个百分点。PM10、PM2.5浓度逐年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40个百分点和57个百分点;臭氧超标天数下降幅度最大,达到90个百分点。

2019年以后无重度、严重污染天数。

全区湖泊水质类别好转率达90%以上;无劣Ⅴ类湖泊,水环境质量提升显著。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

声环境质量稳定达标100%。

完成53台燃煤炉窑淘汰或清洁能源改造,全面注销在册燃煤小锅炉,关停大气污染企业20家。

清查黄标车1.35万辆,全面淘汰老旧车辆。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4.1%。建成并投用覆盖各街乡的秸秆禁烧监测报警系统,全区70处天眼,累计发现并报警火点数量10479起。

创建省市级生态村196个,占比68%;生态镇11个,占比100%。

融合中法生态理念,打造美丽城市“绿心”

中法生态示范城。 王华忠 摄

美丽的后官湖,是蔡甸区的一张生态文明建设名片。如今,正在整治的高罗河,使得后官湖“北扩”至什湖。

位于蔡甸北部的什湖,正在利用法国的湖泊治理理念和技术,通过湖渠整治、生态修复、智慧水务、海绵城市建设,从而改善水质,恢复湿地涵养功能,为各类生物创造良好的繁衍栖息地,恢复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

什湖所在区域,就是“中法生态示范城”,是国际合作低碳可持续城市发展典范。

“拥山、观湖、揽江”,是中法生态示范城的生态特色。

这个武汉近郊最大的生态“绿心”,让中法生态城发展拥有强劲底气。

去年底,蔡甸区第七次党代会提出,“未来5年,要坚定不移扛起政治责任,基本建成中法生态示范城”,更是从宏观层面作出了擘画。

生态立区,蔡甸区的探索其实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候。

十年来,蔡甸区充分意识到,生态环境优势已成为支撑蔡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012年,《蔡甸区生态建设规划》获批。全区关停了所有采石场,在全市率先开展山体修复,后官湖、沉湖、索子长河、桐湖等湖泊湿地相继启动保护工作。

2017年,蔡甸成为全省第一批、也是当时武汉唯一的省级生态区。

同年,蔡甸区启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工作。目前,相关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大笔擘画生态湿地,鸟儿成为蔡甸“生态招牌”

沉湖湿地,候鸟家园。 魏斌 摄

十年来,蔡甸区充分认识到,湿地是该区最大的资源禀赋。

数据显示,全区的沼泽、湖泊、河流、内陆滩涂等天然湿地面积146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6%,数量、面积和湿地保护率均位居全市之首。

其中,武汉的“生态之肾”沉湖湿地,2009年被国际鸟盟列为国际重要鸟类分布区,2013年被确定为国际重要湿地。

因其生态区位重要性,沉湖湿地还被纳入《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

为了保护这块宝贵的湿地资源,蔡甸区设立了沉湖国际湿地自然保护区,以及相应的管理机构——沉湖国际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大力实施退养还湖(湿)、退耕还湖。2017年起蔡甸区全面取缔沉湖湿地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种植、养殖生产经营活动,退养面积7.8万亩。

大力实施湿地湖泊污染治理,湖泊水质明显提升。修复退化湿地1400公顷,恢复湿地植物110公顷,补充食物源25.51公顷。

在武汉首次探索建立“智慧湿地”系统,可以通过视频和音频识别鸟类,实时监测环境指标,协助调度处置突发事件。

随着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主要保护对象鸟类数量稳步增长,如今沉湖候鸟数量已达10万只。

今年11月,《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将在武汉举办。沉湖湿地,以及位于中法生态示范城的中法半岛小镇滨湖生态涵养带,将作为大会的观摩区和示范区。

厚植生态底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蔡甸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既有“颜值”又充满了“温情”。

锻造优良生态人居,炉房村新画卷展开

九真山炉房村。 陈亮 摄

“十一”期间,市民喻女士带着2个孩子,来到蔡甸区永安街道的炉房村休闲游玩。

她很惊讶,在九真山脚下,原来还藏着这样的美丽乡村。

曾经,村子后面的山体,开山炸石,山越炸越空,人越炸越穷。

2004年以后,村里停了采石场,开始复绿、修路。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炉房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房前屋后垃圾、杂物被清理,杂乱的旱厕、牛圈、猪圈被拆除,污水进入管网、然后人工湿地被消纳,黑臭水体变成生态池塘、生态小河,角角落落的空地完成了绿化,变成了休闲运动的好去处,白墙、蓝瓦,村民的房子变得整洁、漂亮……几年来,炉房村8个自然村湾,全部完成美丽乡村建设。

安居,还得乐业。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军带着班子成员,为村民“找事做”……就近与九真山风景区对接,协调村民到景区从事各种服务岗位工作,实现村民就近就业。

同时,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发展与旅游相关的果蔬种植、经济作物栽种,搞起特色林果蔬的“采摘乐”;鼓励村民拿出闲置房屋或者外租,或者自办餐饮、民宿、农家乐等,实现增收致富。

炉房村也因此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人居环境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炉房村,因先辈们在此设炉冶炼金属而得名,如今仿如“凤凰浴火”一般,村湾的人居环境变了模样。

良好的生态,进一步拉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一幅新农村建设新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污染防治攻坚战,蔡甸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良”

为了更精准地打好“蓝天保卫战”,蔡甸区11个街乡都建起了小型空气质量监测站,全区空气质量得以更精准地预警监控。

为了科学推进“净土保卫战”,蔡甸区生态部门组织开展了全区土壤质量详查。对9处疑似污染风险地块,进行了调查及风险评估。目前,全区无污染地块,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100%。

蔡甸区三红矿区真人百家家乐app,曾是一处建筑石料基地。2016年,蔡甸区筹措7000余万元,全面推进矿区生态修复治理。

经过深度生态修复及改造,昔日的“伤疤”披上了植被“绿毯”,成为群众休闲好去处。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蔡甸深入推进长江入河排口溯源整治工作,蔡甸区溯源的排污口共66个,目前已完成整治55个,完成率83.3%,在武汉市新城区中整治进度暂处于前列。

持续实施“清水入江”雨污分流工程;对后官湖等16个湖泊组织开展底泥污染现状调查;对全区重点湖泊、中小型湖泊、河湖长制断面进行预警监测。

目前,全区28个湖泊,25个达到Ⅳ类水质,全区劣Ⅴ类湖泊清零;全区林草覆盖率达到21.41%;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达到62.78,评判等级为“良”。

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各种“生态症结”——“强”

在做好污染防治的同时,蔡甸区生态部门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主动对接企业。在严守环境保护底线的前提下,帮助企业做好相应的生态环保工作。

总投资50亿元的欧派家居集团中部基地,是蔡甸区引进的一个重大投资项目。欧派计划在这里打造一个庞大的定制家居AI智能工厂集群。

市生态环境局蔡甸区分局关口前移,对该项目实行环评动态管理和专人帮扶,在严守环保底线的前提下,指导企业进行环评报告编制报批等工作。

该局负责人表示,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考量,统筹协调好发展经济、保障民生和保护环境的关系,倾力解决企业的各种“生态症结”。

正是这样着眼长远、围绕大局抓发展,蔡甸区生态经济更加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0%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0%以上。

厚植生态底色,蔡甸正在全力打造绿色发展先行区,加快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从居民身边清走污水塘

走进蔡甸区黄虎村陈湾的一处池塘,塘岸边种植着美人蕉、菖蒲等挺水植物;水面建有一个太阳能增氧曝气设施,为水体增氧……“整治之前,村中的生活污水直接向池塘里排放,时间一长,就成了一口污水塘。”村民陈先生介绍,“现在,水里的臭味没有了,水质变得清亮了,可以清楚地看到水里的水草摇曳。我们对这样的环境很满意。”

黄虎村池塘面积约2900㎡,2021年开始水体综合整治。通过截污控源、清淤疏浚、整治岸坡、连通水系、种植水生植物、安装增氧设施、修建环水步道、加装安全护栏等一套“组合拳”,恢复水体的生态。

在蔡甸区,这样的变化并非孤例。

目前,蔡甸城区的黑臭水体已清理完毕。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清零,把黑臭污水从居民身边“清走”。

农村环境的提升,不只是打造出了乡村振兴的样板,还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全域旅游发展。2021年全区旅游综合收入36.5亿元。

生态环境的改善,不只是“颜值”增加了,也让每个人都从中受益,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生态向好的“温度”。

策划:武汉市生态环境局蔡甸区分局 长江日报生态传播中心

撰文:徐敏 麻卓

真人百家家乐app,愿您夜夜笙歌,祝我们的祖国和平昌盛国泰民安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邮箱:admin@fago288.com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5 DB旗舰真人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粤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