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银河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广东广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广深环保),方圆科创在管园区——益科智能创新园入驻企业,成立于2013年8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由陈欣义、温尚龙为主的多位从事环保技术工作、环保设备制造、水质监测、运营管理的专业技术专家组成的高技术水平的公司。
公司多位技术骨干多年来主持实施过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近三百项,凭借踏实的技术,务实的态度,优秀的设备技术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广深环保在用户和同行中赢得了良好的信誉。
顺其自然的脚步
一开始,陈欣义和温尚龙没有打算靠创业赚钱,他们的创业初衷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环保问题。
2003年,两人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而后陈欣义继续攻读本专业的水处理方向,温尚龙则选择了就业积累经验,二人都是不折不扣的学院派企业家。
早在学生时期,两人就萌生过创业的想法,但是出于经验不足的考量,选择了先积攒工作经验,同时也在为创业奠定资金和资源的基础。
2006年,硕士毕业的陈欣义进入了省内一家小有名气的公司——广东新大禹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那沉淀七载,因技术方面的工作出色,得以进一步接触营销和运营管理工作。
在陈欣义步入社会的第一年,我国环保产业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2006-2012)。
这个阶段处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速换挡时期,我国开始大规模的投资环境基础设施,比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企业节能改造、燃煤电厂脱硫脱硝,使得环保产业得以快速发展。
在这样的政策风口上,这对志同道合的挚友一致认为无论是自身经验资源的累积,还是行业的发展进程都已时机成熟,2013年8月,广深环保成立了。
意料之外的成绩
创业初期,两人租了一间50㎡的办公室,从做方案、做设计图纸到跟进施工和调试,都是亲力亲为,主要承接环境污染防治工程(水、大气及物理污染防治工程)的建设工程总承包、设备制造、实验仪器配套、工程咨询及环保设施运营等业务。
在业务的选择上,陈欣义和温尚龙始终以“能否解决用户问题”为宗旨,在成交价格方面要求不高。因此,“薄利多销”的优质服务,加上两人多年来积累的好口碑,令广深环保长期处于“被动营销”的状态,为用户提供环保设备制造、环保工程设计、编写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清洁生产咨询、环保节能产品等服务。意外激增的业务量,不断促使公司匹配出对应的部门配合业务的开展,公司人员也因此迅速增加。
陈欣义回忆道,原以为会在小办公室“蜗居”三年,但没想到仅用了八个月就搬到了更大的地方。
如今,广深环保已经拥有90多名员工,其中中高级技术人员10余人,广东省科技厅专家库成员2名,广州市科创委专家库专家2名,行业专家多名,已然是一支由各层次技术人员组成的高素质的环保专业队伍。陈欣义和温尚龙不仅是广东省科技厅专家库成员,也是广州市科创委专家、高级工程师、注册环保工程师。
左为 温尚龙,右为陈欣义
这样一支人才济济的团队,保持着高速的专利申请节奏。目前,广深环保已拥有60多项专利,其中6项涉外发明专利,4项PCT国际专利检索;15项国家发明专利,40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获得2项广州市科技技术创新基金支持项目;2项市级科学技术成果认定;通过了质量认证体系、环境认证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通过29项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
据陈欣义介绍道,公司从成立以来,每年业绩都保持了稳定且高速的增长速度,从第一年的年营收100万元,发展到去年,营收已有6000万元。在问及创业规划和目标时,“没心没肺”的陈欣义总在采访中说自己没想太多。(笑)
始终如一的热忱
采访中,陈欣义坦率、真诚的性情展露无疑,爱喝茶,便在公司设立一处茶室;爱运动,便组织公司成立跑团。他坚信,公司融洽的氛围能让大家更好地工作。
每年教师节,陈欣义和温尚龙都会回到母校与老师们聚餐,这已经变成雷打不动的惯例。不仅如此,他们还在母校设立了奖学金;接受邀请成为校外就业指导老师,辅导毕业生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出于对母校及恩师的感恩真人百家家乐app,指导学弟学妹就业、创业,成了对母校最好的报答。
在他们看来,这就是情怀的事,无关乎利益,无关乎生意。
左为温尚龙,右为陈欣义
陈欣义曾半认真地打趣道,我和我搭档温尚龙不创业,可能会过得更潇洒。但是,他知道,环保行业的工作已经是自己7年7年又7年根深蒂固于心的一份事业。毕竟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是绿色环保生活生活所趋,是一个解决生产生活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等问题的行业。
用陈欣义的话来说,环保产业现在依然不是主流,它更像是我们吃饱饭以后才买的一件漂亮衣服,是在住的地方安装的一台空调,“环保是这个社会的辅助产业,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今,广深环保正面临着巨大的行业挤压,兴许未来会邀请方向与理念一致的投资方加入,或是被实力雄厚的企业收购。无论在哪一条路上,陈欣义和温尚龙的下一个七年,一定还在为环保事业奋斗着。
真人百家家乐app,愿您夜夜笙歌,祝我们的祖国和平昌盛国泰民安
福特汽车环保奖|在青藏线、在长江源,他们为了青山绿水的梦想坚守与奋战!
戳视频,观看演讲视频。
以下文字根据视频内容整理。
我是绿色江河的杨欣,我来自于长江的源头。而这里正好是长江尾,长江的源头距离我们这儿的距离是6300公里。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腹心地带。说到青藏高原的话,我们就联想到了它是南极、北极之后的第三极,我们就想到了冰川、企鹅还有科学考察站。科学家正是借助这些考察站完成了南极的系列考察工作。
我们在第三极做科学考察,也是从建站开始的。这是我们在1997年,也就是20年前建成的中国民间的第一个自然保护站— 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它位于可可西里,这个保护站的建设推动了当地藏羚羊保护的进程。
图为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
来源绿色江河
在2012年我们又建成了中国民间的第二个自然保护站叫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这个保护站也在推动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它有一个核心的项目就是要解决当地的垃圾问题。随着我们工业的发展,我们交通运输的便捷,大量的不可降解垃圾包装物的食品进入了青藏高原,所以垃圾成为了青藏高原最严重的一个环境问题。但是政府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它的收运系统。
图为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
来源绿色江河
我们的志愿者通过培训以后进入到青藏高原的腹心地带,对牧民开展了生态环境的宣传,告诉他们垃圾污染水源、污染草地,你们烧了以后,还会形成二恶英,得了病以后到大医院都看不好,不如你们把垃圾运出来,运出来我们进行交换。运出来十个矿泉水瓶子,给你一瓶矿泉水真人百家家乐app,十个废电池,给你四节新的。
这样,我们通过垃圾换食品、换物品的方式,把青藏高原腹心地带的垃圾置换出来。通过志愿者进行打包、借助空返车辆把垃圾运到类似于像格尔木这种城市进行处置。这种方式就叫“分散收集、长途运输、集中处置”,这种方式成为青藏高原一种有效解决垃圾污染问题的做法。
这个做法通过四年的示范,影响了政府的决策。目前政府在整个青藏线上采用这种方式规划18个绿色驿站。从2016年开始到今年已经建成了6个绿色驿站,并且全部委托给绿色江河进行管理和运营。绿色驿站有大型的停车场,有免费的厕所,免费的饮用水,免费的Wifi,还有免费的自然景观,让更多的人,自驾车的游客、大车的司机停下来。但是你在享受这些免费服务的同时,你们需要做一件事情,把你们的垃圾收出来,不要从车窗扔出去。你把垃圾放到驿站的话,还可以交换旅游纪念品。我们提倡“走千里青藏线,做高原绿色使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青藏线的垃圾污染问题,特别是车窗污染问题,并且也为青藏高原的垃圾污染做出了一个示范。
图为青藏绿色驿站— 昆仑山驿
来源绿色江河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在沿长江开展建立长江主题邮局的项目。长江主题邮局是沿长江而下,大家可以看到,长江1号邮局在青海,长江2号在西藏,长江3号在云南,未来规划的长江11号正好在上海的崇明岛,并且有望在2018年建成。这些邮局建成以后也是委托给绿色江河在管理。
图为长江1号主题邮局
来源绿色江河
这些邮局能干什么呢?其实邮局是一个平台,它在进行简单的邮政服务的同时,可以把沿长江的水文、气象、PM2.5、水质、包括野生动物等等这些都可以对接在邮局,通过互联网把它们攒在一起,可以作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的一个平台,实现整个长江的互动。
此外我们还在长江的沿线开展系列的野生动物调查,季节性地设立野外的保护站。这个保护站是在班德湖。长江源的班德湖是野生动物比较多的一个地方,我们所开展的项目是斑头雁的调查和保护。通过六年的努力,我们使这个地方的斑头雁的数量从1178只已经增长到了3000只。
图为班德湖野外考察营地
来源绿色江河
我们所开展的项目叫“一纵一横一点一平台”,“纵”是青藏线,绿色驿站。“横”是长江主题邮局和长江的野生动物保护。“点”正好是一纵一横的交叉点,那就是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平台"就是志愿者招募平台。
图为青藏绿色驿站和长江主题邮局分布图
来源绿色江河
通过志愿者招募,把源源不断的、最优秀的志愿者送到了青藏高原,来承载、承担我们这些项目。通过这些志愿者,我们也在影响更多的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点,所以我们叫“点绿长江”,一个人是一个点,更多的人成为线,线成为面,最后绿满长江,绿满中国。
2017年12月,绿色江河获得当年福特汽车环保奖年度先锋奖。它的获奖理由是:以长江源地区为核心,发展出“一纵一横一点一平台”的战略规划,探索出NGO与政府合作的新模式,通过与政府诉求相结合形成一系列工程项目,如绿色驿站和长江邮局,推动青藏铁路沿线的环境保护宣传。
真人百家家乐app,愿您夜夜笙歌,祝我们的祖国和平昌盛国泰民安